Mo Ieong

如果她們能擁有更多時間 — Stories of Second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6WuUOeJT4 粉紅 10 月,這種傳統上代表著浪漫與溫柔的顏色,別忘了它還象徵著國際乳癌關注月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 英國乳癌研究及慈善組織 Breast Cancer Now 於九月下旬推出了廣告企劃 “If I had more time” ,邀請了九位不同背景,而同樣患有擴散性乳癌*(Secondary Breast Cancer)的女性,分享她們患病後的生活,以及「如果你能擁有更多時間」對她們的意義。而隨著乳癌關注月的結束,23 日釋出了一部五分鐘的紀實式短片 Stories of Secondary,其中包括了一些未公開的訪談片段。 紀錄片選擇於這些女性各自的家中拍攝,與她們進行近距離的對話。家,這個被稱為避風港的地方,讓她們在感覺最安全、與外界的困苦隔絕的牆壁內,剖白她們最真摯的願望、恐懼和遺憾。她們想擁有更多的時間,看見兒子結婚、周遊列國、紋完身上的刺青、向身邊人表達愛意,告訴她們心愛的人他們的重要性 — 那些我們常常忽略的日常小確幸 。其中一名受訪者解釋了她如何試圖在剩下的六個月壽命中給她女兒「一個完整的人生」。面對不可抗的病魔,她們很脆弱;然而她們坦率的分享卻充滿力量。 如果醫生早點告訴我轉移性乳癌的風險,我本可以與我的家人多共度好幾年的時光。 Patricia Swannell 其中一名受訪者 Patricia Swannell 在拍攝後幾週後便不幸去世,她原以為定期覆診能察覺到乳癌復發跡象,豈料到了出現劇烈的髖部疼痛時,她的腹部和骨骼已經有大範圍的擴散性腫瘤。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Patricia 致力於提高大眾對擴散性乳癌徵兆和症狀的認識,以便更多人能夠及早被診斷並在病情進一步惡化前...

Beckham 第二季:Victoria Beckham

自從十月初的自傳式紀錄片 Beckham 在 Netflix 上映後,Beckham 的熱潮便未曾減退,這對標誌著流行文化的夫婦毫無疑問引起了一波社交媒體上的熱議。名人圈的八卦話從未使人厭倦,外界總想從鎂光燈下找尋各種蛛絲馬跡,窺探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於是,大量的網絡文章集中圍繞著 Beckham 的球員生涯、二人的相識經過和 Beckham 曾經的婚外情作討論。Beckham 在製作上絕對是佳作,然而外界卻鮮有提起 VB ( Victoria Beckham ) 的個人成就。如今,VB 已經成為了知名的時裝設計師和潮流指標,如果只把她的名字與成功的婚姻或 WAGs(球員太太團)掛勾,對她確實不公平。 她的努力和成就,其實遠遠不止作為一代球星背後的女人。 在 VB 成為時尚偶像、母親或 David Beckham 之妻前,她曾是英國流行女子組合 Spice Girls 的成員。Spice Girls 由五位以 Posh、Sporty、Baby、Scary 和 Ginger Spice 五種個性組成,他們在90年代末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女團,憑著 Wannabe、Say You'll Be There 和 Spice Up Your Life 這些熱門歌曲成名。Victoria 就是當中的 Posh Spice(高貴辣妹)。 然而,回看這段經歷,她卻是 Spice Girls中格格不入的存在。 在 Spice Girls 的時光真的很有趣,但我從來不是最好的歌手或舞者。 Victoria Beckham Spice Girls 於 1995 年的暢銷單曲 Wannabe 中,Victoria 是唯一一位在歌曲中沒有獨唱部分的樂隊成員。即使在組合於 2000 年解散後,她也是最後一位嘗試獨唱的成員。2016年的 Vogue 10...

開往 Oxford 的魔法列車 — 妙麗重返校園了!

妙麗即將登上開往 Oxford University 的快車重返校園了! 現年 33 歲的 Emma Watson 報讀了該校的兼讀碩士學位,主修創意寫作。她曾在今年四月時接受 Financial Times 訪談時透露,她在疫情 lockdown 期間開始寫詩,啟發了她對寫作的熱愛,並以愛、友誼和親密關係等主題創作散文。 她穿著黑色禮袍、白襯衫和黑絲帶,於上週六在 Oxford 的 Sheldonian Theatre 低調地出席了正式的入學典禮。當中一名學生更開玩笑說:「這是我自從 Harry Potter 電影以來,第一次看到她穿著禮袍。」 多虧了電腦魔法,她每年只需親自前往大學四、五天,其餘課程則可以於線上完成。 其實 Emma 跟 Oxford University 一直有著淵源,她從小在 Oxford 長大,早於 2011 年於美國 Brown University 就讀英國文學學士期間,曾到 Oxford University 的 Worcester College 攻讀了一年的本科課程;而且在 2016 年,因著 Beauty and the Beast 的角色讓她成為該校的 Lady Margaret Hall 的訪問學者,並被邀請參加辯論和學院的演講。 當年在 Harry Potter 拍攝開始前,導演要求三個小演員(哈利、榮恩、妙麗)為角色寫一篇人物小傳 — Daniel(哈利)大概寫了一頁、Rupert(榮恩)根本沒寫,而 Emma(妙麗)則寫了厚厚的一疊!這後小插曲一直流傳了多年,大家都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選角眼光。而在片中飾演女學霸的 Emma 在現實中也同樣厲害,她於 2008 年的 A-Level,取得英文、地理及藝術三科 A的成績。雖然大學時曾因拍電影而數次中斷學業,但繼續進修的決心似乎從來都沒有...

蝸牛女孩的「退」變日記

「本週熱門:我不再當女強人了,我的『蝸牛女孩』時代來臨了。」某天,Sienna Ludbey 傳了這樣的一個訊息給朋友 Beci。 「蝸牛女孩」這個名詞是由 Sienna Ludbey 在澳洲時尚雜誌 Fashion Journal 中創造的,那是指一群步調較慢,必要時會撤退,並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的女生。 於墨爾本長大的 Sienna 2019 年創立了精品品牌 Hello Sisi。由於她極為熱愛 Hello Kitty,而 Sisi 則是她的暱稱,Hello Sisi 也就順理成張地誕生了。當時她在一家咖啡館工作,每天回家後,她就用家裡的雜物(例如糖果包裝紙和舊鞋盒)製作手袋,她每天都背著一個以舊 Nike 盒子製作而成的袋子。那天剛巧走進一家叫做 Coco 的商店,老闆娘 Ellie 對她的手作包包很感興趣,然後就決定擺在店裡寄賣,這就是 Hello Sisi 的開始。 創立自己的品牌後,Sienna 辭掉了咖啡館的工作,全職投入其中。隨著品牌愈發受歡迎,Sienna 突然間被女強人的心態所吞噬,她把所有時間投放到工作上,上癮似的去拓展品牌和平台。對她來說,成功能讓她自我感覺良好,而最簡單方法就是在社交媒體展示出繁忙的一面。 她自稱為前女強人,她曾經每週工作七天,卻總是感覺跟不上。Hello Sisi 是她的心血,對她來說,放手和退後很難,然而,忙碌的生活卻讓她感到喘不過氣。她坐在她的治療師Jen對面,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Jen,我擔心我正在失去動力。我不再那麼在乎最終目標了,我只想過上快樂的生活。」經治療師開解後,Sienna 意識到其實她並不需要對自己那麼嚴格。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他們的工作中按下「暫停」,話雖如此,你可以在不影響收入的情況下,在生活中融入一些蝸牛女孩的元素,設定個人和工作的界限,保護你平靜...

#一個女仔去留學 — Red is Polly

我將不再是亂拍亂剪一通的 creator,我想做專業的 wildlife filmmaker! 容我簡單而隆重地宣布,旅遊 YouTuber #RedisPolly 要去留學啦! 由 2017 年富士山系列,到 #一個女仔 去非洲大草原、去南極冰川、去中南美⋯⋯ Polly 這六年間帶著大家走遍許多冷門的旅遊國家,一手是攝影裝備,一手是行李,面對著鏡頭,把世界角落的風景都剪進了她的旅遊影片中。當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個她會到訪的國度,在十月初,她向觀眾們坦言,她已經到英國開始讀碩士課程了! Polly 選擇的是 UWE Bristol 的 MA Wildlife Filmmaking,名符其實就是學習野生動物攝製。這個與英國 BBC 自然歷史部(NHU)合作舉辦的課程,務求讓學生於修畢課程後具備技能、經驗和知識,可滿足從網絡到廣播的所有製作領域的初級職位需求。熱愛野生動物的她最受看Discovery Channel 和 BBC 的紀錄片(也愛看《獅子王》),她曾到南非當動物義工,跟獅子老虎大象近距離接觸,絕非只有「喜歡」這麼簡單。 近年不乏獨遊的女 vlogger,Polly 之所以在云云之中脫穎而出,除了因為所到之處夠獨特,也因著她一直堅持的高質素製作,不少網民也大讚她的影片可媲美電視台的旅遊節目。雖然如此,她卻自知自己的不足,她不曾受過專業的訓練,剪片拍片純粹靠自學。作為第一個香港人報讀這個課程,Polly「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在出發前做足資料搜集,另一方也想著自己的創作即將成為其他國家人士對香港人的觀感。 當這個年代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機拍片,人人都有機會成為 YouTuber,Polly 仍然很認真對待自己的製作。她不想當個「亂拍亂剪一通的creator」,她想繼續進修,真正成為「專業的...

我是耶穌,也是十二門徒 — 國際級自拍攝影師 Kayee C. 專訪

剛過去的 6 月至 10 月期間,在德國 Büdelsdorf 舉行了 NordArt 2023(目前為歐洲最大年度當代藝術展覽),一名香港攝影師的名字 — Kayee C. 也出現於其中。 Kayee 是一名人像攝影師,現時長居於法國,擅長通過組合人像來創作。她有一名御用模特兒,正是她自己。 為何以自己的臉孔放到作品裡頭?當你期待著「作品是自身的投射」或「個人情感與角色融合其中」這類型的答案,Kayee告訴你,當初只為了「方便」。自從 2015 年涉足攝影開始,她就對人像攝影情有獨鍾。創作的過程中她經常忽發奇想,然而並不是每次有靈感時模特兒都有空,再加上自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多次失敗,她也不想浪費別人時間,自拍讓她能夠更靈活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拍著拍著,竟發現「原來自己幾好用」!照片拍出來的效果出奇地不錯,特別是她毋需以言語向第三方解釋自己的想法,然後依賴第三方來表達,第三方把想法過濾後通常會有一定的主觀演繹,她寧願自身把最「原汁原味」的一面呈現。如是者反覆嘗試了三年,直至她第一次將數張自拍合成為一幅作品,才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式。 Kayee 的攝影作品許多都取材至西方名畫,這跟她從小在香港接受的教育有關。香港主流學校的藝術教育受到西方國家影響,課程中學習的許多西方畫家和雕塑家都取材自基督教或天主教,潛而默化地,我們習慣了這些著名的藝術作品中大多數出現的都是歐洲人的面孔。然而 Kayee 卻對這些作品帶有距離感,她作為流著中國血統的亞洲人,不住的質疑:「為何沒有屬於亞洲臉孔的作品?」 她特別提起了美國著名的當代黑人畫家 Kerry James Marshall。當年 Kerry 發現博物館中的大多數畫作都描述白人,因此決定使用西方畫的美學來描繪黑人,甚至使用黑色顏料來突顯他想要講述的黑人故事。 Kerry Jame...

《50 60 70》張艾嘉 (2023)

2004 年,張艾嘉執導的電影《20 30 40》成為當年唯一一部入圍柏林影展競賽部分的華語片,這部浪漫喜劇描寫了二十歲的李心潔、三十歲的劉若英及四十歲的張艾嘉三個年齡階段的女性三段不同的情感故事,反映了不同年代女性的掙扎和蛻變。電影上映將近 20 年,仍然被視為女性電影的經典,同時成了張艾嘉自導自演的代表作。 入行半世紀,張艾嘉今年 70 歲了。許多與她同輩的女星都早已退下火線、踏入享受人生的階段,然而對她來說,「人到了這年紀還能繼續工作,反而覺得很幸福。」 假如今天她要開拍《50 60 70》,這大概可以製作成一齣紀錄片,劇本經已準備好了。 50 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正值 50 歲的張艾嘉拍了《20 30 40》,《時代》雜誌曾報導她為「這位資深藝人可能才剛臻至黃金時期;張艾嘉一直不斷地往上爬,是名副其實的東方藝人,堪稱是永不褪色的旭日。」這段形容彷彿揭示了張艾嘉往後至今的人生,她早已把演員這個職業與人生緊緊繫在一起。2001 年電影《地久天長》開拍前,她的兒子在上學途中被綁架,事件轟動一時。雖然此事對她造成一大打擊,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辭演,反而以專業的態度繼續拍攝,演出一名照顧血友病兒子的堅毅母親,結果憑此角再次奪得第 21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在《20 30 40》一個宣傳的訪問中,記者希望她為自己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作一個小總結,她真誠地分享:「幸虧我自己不是一步登天的人,也不是所謂的偶像派,所以我特別用功特別勤奮,一步一步地做到今天,我很開心。我也不是什麼美女,只知道演戲對我很重要,自己一直都很嚴厲地去對待演藝生涯,我不是做十年八年賺完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60 我一輩子都在解決問題⋯⋯不一...

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 ─ 獻給潘迪華

關於老上海的流金歲月,也許你會想起夜總會裡搖擺的爵士風味、以西方音樂編曲的華語老歌、輕快復古的 Charleston Dance、幽幽地邊問著《何日君再來》,一邊《等著你回來》⋯⋯ 秋夏交際,在 M+ 以宋懷桂之名策展的同時,CHAT 六廠拋出了另一條問題:誰是潘迪華?這兩位生於 1930 年代的中國女性皆擁有傳奇一生 — 一位被尊稱為「宋女士」,另一位被親切地稱為「潘姊姊」;前者同時擁有「藝術先峰」、「商界精英」、「文化大使」及「時尚教母」的身份,而後者被譽為「在香港以外最知名的香港歌手」。這兩位女性在五、六十年代都被視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推手。 潘迪華出生於上海,於 1949 年移民香港。在正式成為歌手之前,她曾在夜總會擔任歌女。她是個骨子裡的上海淑女,她原名叫潘宛卿,她偏愛用洋名Rebecca Pan。潘迪華與李小龍是摯友,當年李小龍於《精武門》中的一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讓民族主義頓時抬起頭來;與此同時,潘迪華深切體會到中國的文化藝術尚未強大,一直期望將中國的音樂文化帶入西方。 潘迪華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加入歌壇,她於六十年代是香港首位簽約英國 EMI 的歌手,出版《中曲西詞》專輯,把多首中文歌曲配上英文歌詞。「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有一日,中文歌曲可在國外飄揚。」她如是說。60 年代,潘迪華被稱為「旅行歌手」,代表香港走遍世界各地演唱,真正的唱好香港。她的首張唱片中就曾記述這樣的一段往事:「她除擅國語﹑英語歌外﹐又兼唱日本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蘭西語﹑馬來語﹑阿拉會語﹑暹羅語等歌曲﹐是一位更國際化的歌星。當她唱一首當地人士不熟悉的歌前﹐先用英語解釋其內容﹑然後引吭﹐又怡以動作來配合。」她身穿旗袍,即使在外國演出,也不僅僅為了迎合當地觀眾而演唱外語歌曲,反而將華語作品帶到當地,作為一名歌手,她一直專注於推廣自己國家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