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ness

關於離婚,我學到的其實是⋯⋯

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結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也是。離婚在今天的社會並不是一件大事,畢竟在離婚率高企的情形下,一段美滿的婚姻關係反而少見。 今天邀請到的是 Sia Cooper。她是一個著名的「壞媽媽」,不僅是一名私人健身教練、一個經營著社交平台 “Diary of a Fit Mommy” 的 KOL(她可是個擁有超過一百萬追隨者的認證用戶)、兩個孩子的母親,並且是一名曾經離婚又再婚的女士。至於為甚麼被稱為「壞媽媽」?身為一個有刺青又愛健身的她可是曾飽受網抨擊的「不良母親」,她甚至笑言:「如果每一次我被說是『壞媽媽』都可以得到錢的話,我現在肯定非常富有!」 大家對這位於人前高舉著孩子健身的 Fit Mommy 並不陌生,但今天要談的卻是 Sia 曾經被定義為「失敗」的一段婚姻。 她和前夫 Grady 七年的婚姻關係中,裂痕其實早就出現。打從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後,二人的關係就開始改變。初為人母的 Sia 把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初生的孩子身上,尤其因著她被雙親拋棄的童年,她立志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她形容:「幾乎所有情況下,我的兒子都是排第一位的」。努力照顧孩子的同時,她還要跟產後抑鬱症抗爭,面對種種的壓力下,他們的婚姻開始失去火花。 結婚將近四年時,Sia 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也開始感受到丈夫的不滿 — 二人缺乏性生活,基本上就像是合作養育孩子的室友。丈夫嘗試跟她坦白自己的需要,她卻對此不以為然。光是照料剛生新生兒和一個兩歲的孩子,已經讓她疲於奔命,加上繁重的工作,她坦言:「我最不願意的就是性愛,它對我來說已成為一項苦差事。」隨著日子流逝,丈夫的挫折感越來越強烈。對於 Sia 來說,孩子和工作遠遠都置於婚姻前面,而丈夫則被擱在一旁。最終,他們形同陌路,當二人意識到一切感覺經已無法重新點燃,唯有選擇離婚。 離婚過程進行了六個月,...

蝸牛女孩的「退」變日記

「本週熱門:我不再當女強人了,我的『蝸牛女孩』時代來臨了。」某天,Sienna Ludbey 傳了這樣的一個訊息給朋友 Beci。 「蝸牛女孩」這個名詞是由 Sienna Ludbey 在澳洲時尚雜誌 Fashion Journal 中創造的,那是指一群步調較慢,必要時會撤退,並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的女生。 於墨爾本長大的 Sienna 2019 年創立了精品品牌 Hello Sisi。由於她極為熱愛 Hello Kitty,而 Sisi 則是她的暱稱,Hello Sisi 也就順理成張地誕生了。當時她在一家咖啡館工作,每天回家後,她就用家裡的雜物(例如糖果包裝紙和舊鞋盒)製作手袋,她每天都背著一個以舊 Nike 盒子製作而成的袋子。那天剛巧走進一家叫做 Coco 的商店,老闆娘 Ellie 對她的手作包包很感興趣,然後就決定擺在店裡寄賣,這就是 Hello Sisi 的開始。 創立自己的品牌後,Sienna 辭掉了咖啡館的工作,全職投入其中。隨著品牌愈發受歡迎,Sienna 突然間被女強人的心態所吞噬,她把所有時間投放到工作上,上癮似的去拓展品牌和平台。對她來說,成功能讓她自我感覺良好,而最簡單方法就是在社交媒體展示出繁忙的一面。 她自稱為前女強人,她曾經每週工作七天,卻總是感覺跟不上。Hello Sisi 是她的心血,對她來說,放手和退後很難,然而,忙碌的生活卻讓她感到喘不過氣。她坐在她的治療師Jen對面,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Jen,我擔心我正在失去動力。我不再那麼在乎最終目標了,我只想過上快樂的生活。」經治療師開解後,Sienna 意識到其實她並不需要對自己那麼嚴格。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他們的工作中按下「暫停」,話雖如此,你可以在不影響收入的情況下,在生活中融入一些蝸牛女孩的元素,設定個人和工作的界限,保護你平靜...

瑜伽不只是身體鍛煉,那是其中之一

世界各地愈來愈多人有修習瑜伽的習慣,但大部分的亞洲人對瑜伽都有錯誤的慨念–認為它只是一項運動、不適合身體不夠柔軟的人、只限女生參加⋯ 瑜伽之所以流行,很多人認為它是一項運動,更有些貪圖可以製造機會「打卡」,展示完美身段。如果你真的認為只僅如此,那你就錯過了許多瑜伽能夠帶給你的美好。 其實練習瑜伽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當然,堅持練習的女性佔比例較多。 為何女性更堅持練瑜伽? 有養生習慣的你可能有聽過 — 暴躁藏在子宮裡、壓力藏在肩膀、鬱結藏在乳房、委屈藏在胃裡、情緒壓力藏在背部、負能量會流傳到雙腿,所以勤於練習的女性一早發現瑜伽的好處,更懂得把瑜伽哲學實淺於日常生活;恆常練習使我們能夠從容自在。 重複練習的是體式,不同的是心境。 編輯本人是個瑜伽導師,在接觸瑜伽以前,我是大名鼎鼎的「急性子生物」,工作令我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久而久之腸胃老是常出現毛病。還記得一開始決定試堂時,我是抱著玩票性質陪朋友上堂的,到最後,堅持的只有我一人,轉眼間已經五年了! 感覺好像只有在瑜伽房的時間才能使我安靜下來,就算沒朋友陪伴也很OK,因為在這個空間裡,每個人都在做自己;每個人的身體比例、每天狀態也不一樣,根本無需比較。 慢慢地,我的腸胃毛病不藥而癒,這令我更醉心於學習瑜伽的一切。對我而言,瑜伽不是體式的堆積,更多的是生活哲學和思維方式。 踏上瑜伽墊,心態會改變。 在練習瑜伽的這些時間,我漸漸開始對物質沒有太大慾望;衣著打扮以舒服自在為主,我相信自信滿滿且體魄強健的人,無論打扮得多麼隨性都很好看。我不會再執著於結果、不再強逼自己所有事情都要完美,瑜伽讓我體會到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你愈刻意追求,你愈不會做到,讓一切go with the flow。 身體僵硬其實是種福報! 在這裡,想澄清瑜伽...

內在之旅啟航!第一步 – 靜坐冥想

女性頭腦特別複雜,經常的想東想西。當思路不夠清晰,便很容易走進死胡同,身心也煎熬。不如好好利用我們這個「看似不好,但其實很有用」的特徵,進行自我內在探索? 就從冥想入手吧! 可能你曾經嘗試過冥想,但總是不決定自己到底是否進入了冥想;或者你會在冥想時坐不定、很痛苦、思緒隨處飄蕩,然後就放棄,再沒有然後了。 會出現上述一切狀況很正常,因為我們都市人習慣了「動」,要靜坐放空實屬難事。其實冥想是往內尋的一種,它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想法,探究所有的胡思亂想。當探究完畢後就會變靜,好像與世無爭一樣。 如果你仍有疑惑,可以跟住以下指南試一試;不用追求自己要達到什麼高境界,只需往內探索,達至平靜安穩後,透過呼吸放下煩惱便可。 最初冥想,可以先嘗試每天進行3分鐘,習慣後再增長時間。 不用急,慢慢來就是快~ 首先,我們選擇一個舒適的坐姿,感覺脊柱向上延伸,肩膀下沉(如不決定肩膀是否放鬆了,可以先用力聳肩再放鬆),下巴微微內收,雙手放在雙膝上,閉上眼睛預備。 運用腹式呼吸,讓自己鼻吸鼻呼,吸氣感覺肚皮和背部膨漲,呼氣收肚。 (此處編輯可解釋多一點女性運用腹式呼吸之重要性,之所以女性經常被標榜容易緊張,是我們天生太慣性運用胸式呼吸而令呼吸短淺,導致心跳偏快,從而讓大腦有錯誤訊息認為我們正面臨危機。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學習腹式呼吸對我們女性很!重!要!) 慢慢地進行腹式呼吸,再讓呼吸變得深長而均勻。 在一呼一吸間,感受一下心跳的平緩。 你可能會被周遭的聲音影響,不用理會它,讓自己專注在呼吸;也可能腦海會浮現許多畫面以及無謂想法,此時我們只需觀察它們飄過,我們可以選擇不鑽入畫面和想法當中的。 然後再回到呼吸,緩慢地呼吸,此時你的神經系統開始放鬆,頭腦紛雜煩亂的思緒隨之而平靜下來。 ...

美劇《老友記》教會我們的人生哲理

90年代的經典美劇《老友記》可能不是你年代的產物,但保證你一定有聽過,甚至已在Netflix平台多翻觀看。能夠以十年十季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美劇,不無原因;劇中講述 6 位主角Monica、Rachel、Phoebe、Ross、Chandler和Joey在紐約曼哈頓的生活,而生活主要圍繞在感情、工作、生活、幾個人合租公寓的日常大小事。6位好友之間的互動既複雜又風趣幽默,每個人物都描寫得非常有獨特性而寫實,令觀眾容易有代入感。 編輯是《老友記》的狂熱愛好者,特別覺得Phoebe的大膽又奇怪的性格與我很相似(笑)。我欣賞劇中3位女主角極具標誌性的90年代打扮、欣賞它每集總帶給我無比歡樂,更欣賞劇中的每一集都帶出「抵死」而又真實的人生哲理。能夠以搞笑手法帶出人生哲理,好像頓時覺得其實生活都不是太苦~ 「歡迎來到現實世界,它糟糕得要命,但你會愛上它的。」 – Monica Geller 生活本來就是一場狂歡,只是我們都要工作和壓力對抗。撇除這些,我們有知己、家人、愛人,還有毛孩相伴;假日聚聚,好天氣到海邊走走,放長假一起去旅行看看世界。生活其實很美好,不是嗎? 「我倒希望能去幫忙,但我不想。」 – Phoebe Buffay 好一句成年人拒絕別人的語句,既社會化又誠實。Phoebe教會我們永遠不要做任何違背良心的事,想幫就幫,不想幫就灰諧地說出,尷尬而又不失禮貌(尷尬的是別人),重點是不用委屈自己啊! 「你可以不停地吃啊吃,但是沒有食物能夠填補内心的空虛。」 – Will Colbert 當你失落時,有否曾經大吃大喝?意圖是化悲憤為食量,卻愈吃愈空虛,最後得到的只有脂肪以及雙倍痛苦。做個剛強的女性,乾脆點直接面對現實吧!生活中其實有無限樂子等著你去探索的,總有適合讓你填補空虛的事情。 ...

認識這個「病」,以後遇上壞天氣有權燥底!

最近天氣陰雨連綿,情緒好像也受天氣影響變得灰沉起來,無論做任何事也提不起勁,甚至全身酸痛難耐。編輯正是極受天氣影響的一群,於是便上網查看到底有沒有科學說法令我感到安慰一點。結果真我被我找到了,這是「天氣病」!根據日本研究指出,原來女性特別容易患上這個病,就如月經一樣麻煩。但樂觀地去想,我們多了一個「燥底」也要伴侶體諒的機會呢(奸笑)! 什麼是天氣病? 「天氣病」其實是近幾年日本開始被認知的一個病症。研究顯示,「天氣病」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尤其是正值經期的女性。本來經期令我們容易鬱鬱寡歡,若天氣差氣壓突然改變,我們負責體內偵測氣壓變化的內耳會較為敏感,體內的自律神經系統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故造成體內外壓力失去平衡。 自律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某些神經可能會變得過度活躍,例如交感神經如果過於活躍,就會刺激痛感神經,產生頭痛、經痛加劇,或是舊傷疼痛等症狀;副交感神經如果過於活躍,就會產生倦怠感以及情緒低潮等等。 常言道「落雨返風骨頭痛」,原來也就是天氣病的一種。根據日本京都大學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腫脹與大氣壓力的變化也有關聯的。 預防「天氣病」來襲的經驗之談 編輯本人也是高敏女性,遇到天氣差的時候身體及情緒都很被影響,所以我一直看查閱天氣報告的習慣,當預先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就可以提早跟伴侶「打底」(誤)。 說笑而已,當我預先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我就可以早有準備。例如說我很喜歡鮮花,我會提早一兩天到花店購買一些未完全開花的花朵,到下雨天死氣沉沉時,當你看到家中鮮花盛放,心情自然會好一些。 另外,下雨天時,我會在家中燃點蠟燭,泡一杯咖啡,再播著Café專播的Jazz音樂(YouTube有很多選擇),整個氣氛會變得和諧溫暖起來。 當然也有一些科學建議: 香港地潮濕必定要注意!家...

獨處感覺很煎熬?因為學校從沒教我們怎樣獨處

記不記得學生時期的你,無論去到哪裡,身體都總會有一兩個同學陪伴著你? 而學校又總會舉辦許多群體活動,教你如何發揮合作精神,融入圈子等等; 好了,到你現在長大了,公司又會定期舉辦Team-building,做事要有Team power⋯⋯ 為何學校從來沒有教我們如何獨處? 獨處時,你有沒有一刻覺得很難受? 偏偏近年有個新說法 – 女性要活得自在,就要學識獨處。 愛跟著潮流走的你,看到這個新趨勢可能會無從入手。若然你討厭獨處,害怕太安靜,其實只是你不懂如何享受獨處。沒關係,我們也可以自學獨處,享受屬於自己的豐盛時光。 著名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1872-1970)曾經說過: 為了快樂選擇孤獨,但也會面臨孤單襲來的時刻。這時,不要為了尋求刺激而馬上逃離孤獨。請把它想成是一種修行,暫時忍耐一下。忍耐過後,必有豐盛充實的時間到來。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1872-1970) 如果你天生懂享受獨處,恭喜你!唯有獨處才能不斷靠近理想的自己。 如果你逃避獨處,現在就是個開始學習的好時機,編輯的獨處能力也是一步步培養出來! 而學習獨處所需要的物資:你本人以及一個能讓你感覺舒服的空間。 聰明人都知道一句話: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平時為了逃避獨處,你可能會出席一些根本不感興趣的飯局,當這些毫無意義的聚會填不滿你的空白時,反而是在消耗你的能量。人群散去了,夜闌人靜,你的心靈空虛感只會被無限放大。 是時候捨棄這些日子了,否則往後日子,你會愈活愈累。 又,如果把聚會填得密密麻麻,哪有時間增值自己?提升自己永遠比迎合他人重要。 好好善用獨處的空間和時光,埋首在自己感興趣及專業的項目,栽培自己必有收穫。 編輯喜歡獨處時在房間燃點自己喜歡的蠟燭,播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在這個...

「接地氣」之迷思?

坊間有個說法 –「接地氣」的女人不會老,「接地氣」的女人活得更漂亮。到底「接地氣」是什麼東西?它不是醫學美容,不用打針和儀器,卻有美容功效;它不是supplement,但有絕佳的保健功效,重點是:完 全 免 費!那到底什麼時「接地氣」? 「接地氣,壽命長」,是老一輩經常說的。大家試回想下自己生病或情緒低落時,有沒有身邊人建議你去曬曬太陽、踩踩草地「接地氣」?原來接地氣是淨化身體的其中一個方法,而且絕對有科學根據的! 先來說說我們的祖先,他們赤腳走路、席地而睡、打獵、採集,不斷地暴露在水、空氣、泥土和陽光下,他們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連結的,就好像貓狗天生不會穿鞋子一樣,這是天性;只是人們為了走路更舒適而穿著鞋子。直至現在,當今世界科技發達,電磁波已經無處不在,其強度也愈來愈大;而由於人體是一個導體,我們每天都會被外界電磁波干擾,並吸入許多靜電進入體內,無孔不入。如果日常喜歡穿著膠鞋,更會隔絕與大地必要的連結。 體內靜電太多之影響 當體內靜電積存太多,而又沒有地方可以「放電」時,靜電就會在人體內作怪,直接影響我們的內分泌平衡,更會造成血球沾黏,影響氧氣輸送、養分吸收及排毒功能,從而引致許多慢性疾病。許多人食慾不振、長期疲倦、記性差、失眠、情緒激動、偏頭痛、胸悶,甚至嚴重的心臟病、不育、癌症等等,都是體內靜電太多所引致的。 何謂接地氣(Earthing)? 接地氣並非指赤腳在家行走(老一輩看到這個畫面通常會很激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與大地連線–赤腳在草地、泥土、沙灘行走、腳沖海水,總之有太陽直接照射著的地方,便可以赤腳行走接地氣,也可以選擇擁抱樹木,短短三十分鐘就可以排走靜電,接地的時間愈長愈好。  2017年發表在《健康與醫學替代療法》(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