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T BOLD?

深夜的自戀練習 Ballroom 與 Sex Siren 中你獨特的美麗

YouTube 觀看:https://youtu.be/0AwUbO6R4G8 Ballroom 文化源起於美國1980 年代,由紐約市哈林區的黑人和拉丁裔男同性戀和跨性別男女,亦即是當時被邊緣化的 LGBTQ 群體創立的「舞會」 。在傳統的思想下 LGBTQ 群體不能簡單地找到社群,做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創造一個。Ballroom 給予了他們充滿愛和安全的環境,展現自己內在真實且美麗的一面 。 舞者 KenKen Elle 創立了 Voguing Hong Kong,致力推動本地 Vogue 舞蹈及 Ballroom 文化,讓更多人可以透過 Voguing 於 Ballroom 展現真我、釋放自己、尋找自己獨特美麗的一面,重拾個人的自信魅力。KenKen  Elle 曾分享指:「多元性最美的地方是,是它讓人能夠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 Ballroom 中,無論你的特質、性別和身份認同為何,都可以參加比賽,展現你的光芒。於 11月 BBLOD 編輯們有幸參加香港 Voguing Hong Kong 主辦的萬聖節活動 HAPPY HALLOWEEN KIKI BALL,親身了解 Voguing 與 Ballroom 文化。Ballroom 比賽劃分為多個細項,而初次參與活動,留意到不少細項的名字標示 (OTA) 的用語,原來是指 Open to all genders/sexualities,代表項目不論任何性向也可以參與,亦是 Ballroom 比賽中常見的用語。 舉辦 Ballroom 好幾年的香港 Ballroom Trailblazer Holie 當初開始在香港發展 Ballroom 時也有一定挑戰性 :「 Ballroom 係一個畀大家尋找自己同認識自己嘅過程。我同 Ken Ken 於 2017年起...

【WHY NOT BOLD】「有種來踢館!我沒有很好打,我會留手。」跨性別武術家 許瑋楓 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jSe1JLdNw 在香港談性小眾平權,不是甚麼新鮮事。 從 1991 年立法局通過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1996 年《性別歧視條例》生效、2013 年政府成立「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直到近十年間倡議的同性戀婚姻(雖則我們到今天仍面對著立法會議員強調一男一女結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文化)⋯⋯無可否認,香港的性別教育絲毫談不上前衛,但也緩慢地、階段性地,朝著平權的方向有所進展。跨性別者在 2023 年的社會仍然從屬性小眾,卻已經不算罕見了。 若然時光倒流至 80 年代,又是怎樣的一片光景?「負面程度大概跟吸毒、從事色情事業差不多吧!」現年 43 歲的許瑋楓 (Terry Hui) 是一名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跨女,也是一名武術家,主攻跆拳道和韓國合氣道。Terry 留著長髮,穿著裙子,卻仍然保留著豪爽的性格(她形容為麻甩)和陽剛的聲線。你要了解她,最好先了解甚麼是「性別薑餅人」: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生理性別以及性傾向都是分開的組成部分 — 性別具有流動性,也並非二元。簡單來說,Terry 作為跨女,喜歡的是女性;她以女裝打扮,性格卻不像普遍女孩子般陰柔。 青少年時期, Terry 是個「極之污糟的麻甩佬」,身邊人大概想也沒想過,這個麻甩的軀殼下是個女性的靈魂。性格甚為爽朗的 Terry “come out” 的方式也很乾脆,「把他們單獨約出來,直接以女裝出現,就這麼簡單。」只要有人問,她就會講。當然,也有沒那麼簡單的例子,例如當年的女朋友。女朋友得悉後晴天霹靂,卻同時又不太意外,作為親密的另一半,早就察覺到他的不同之處。勉強絕對換不來幸福,事情發展到最後,二人以和平分手告終,雙方卻大方地保持著良好關係,「她經已結婚,還有兩個小孩,她的婚禮我也有去幫忙!」這段關係結束了十多年...

【WHY NOT BOLD】開心的事要笑 不開心的更要笑 棟篤笑演員西嘉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BMeMK6Fs0 認識西嘉這位棟篤笑演員之前,我也曾經以為棟篤笑演員私底下會像一位風趣活潑。與西嘉第一次碰面就是訪問當天,她說話精簡又謹慎,比我想像中安靜多了,大概是有點慢熱,但一到訪問最後階段我們邀請她表演一段個人棟篤笑,她又突然能量爆發,變成了一個表演者的模樣,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是演員也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 西嘉是一位棟篤笑演員,也跟大多數的香港人一樣,過著朝九晚六的打工仔生活。她平日從事資訊科技項目管理工作,與講棟篤笑的一面感覺風馬牛不相及:「雖然係做 I.T ,但我嘅職業(項目管理)可能相對需要我講多啲嘢,但講嘢嘅時候,最好就唔好太好笑喇。」 開心要笑 不開心更要笑 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啟發西嘉開始棟篤笑表演的,就是「棟篤笑」之王黃子華,當年就是因為西嘉的父親在她 9 歲時候買了黃子華的 DVD ,令她認識到棟篤笑表演。她分享:「雖然當時我 9 歲,聽子華講棟篤笑,背後意思有好多都係聽唔明,但係見到觀眾啲反應,又會覺得好似真係幾好笑咁,就覺得如果一個人講嘢可以令人開心笑,係好有成功感。」 談及對「子華神」經典難忘的棟篤笑笑話,她最喜歡的一個代表作就是「魚蛋論」,因為展現了黃子華的棟篤笑構思的厲害之處。即使他正在諷刺觀眾,但入場觀眾就算被罵,也忍不住會笑開來。雖然「魚蛋論」笑話很精簡,但用一個比喻就能呈現到香港社會不良風氣,這種常態就是很喜歡看別人「仆街」。 受到黃子華的各個作品影響,讓她愛上了看棟篤笑,愛上講笑話。她分享指:「我都容易笑嘅其實,開心嘅事要笑,唔開心嘅事就更加要笑,我覺得唔開心嘅事、愈悲傷嘅事最好笑,既然無人氹你笑,你都要氹自己笑。」由這時開始便感受到西嘉時一位特別堅強、樂觀,也非常細心的女生。 苦中作樂也是一種娛樂 由黃...

【WHY NOT BOLD】本地發酵茶品牌創業 九年堅持健康信念—專訪大杯茶 Lisa & Pat

小朋友到長大時喝的飲品,幾乎是由大型品牌包辦,無論是檸檬茶、朱古力奶、鮮奶、菓汁,來來去去出產的品牌選擇數量十分少。雖然選擇少,但有多少人曾想過要自己創造多一款專屬於香港人的飲品? 於 2014年,林佩芝(Patricia)和林佩詩(Lisa) 開始了她們的飲品生意 Taboocha(大杯茶),製作不同口味的發酵茶。而開店緣起,主要是因為 Lisa 當時在香港從事廣告創意工作時壓力太大,出現健康問題:「當時自己腸胃差,有便秘問題。後來有朋友建議我製作發酵茶,因為市面上難買所以一手一腳教埋我點整,雖然一開頭唔係特別鍾意發酵茶嘅味,但飲咗一段時間發現腸胃問題逐漸得到改善。」 發酵茶其實是.... Kombucha (發酵茶) 其實是以一種名為菌膜的菌類加入茶和糖,發酵大概7至14日而成的健康飲料。發酵茶在歐美盛行已十餘年,當中含有多種天然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同時提升免疫力,減少對胰腺、肝和腎臟的負荷,並有助解決便秘問題,讓身體排清宿便和廢物,長期飲用更能調節腸道健康。 喝發酵茶會感覺到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和天然的氣泡。這種飲品富含益生菌,不僅能幫助消化和促進腸道健康,還可能解決便秘問題和提升免疫力。由「大杯茶」製作的發酵茶加入了不同水果和香草製作出不同獨特的味道 ,於香港新鮮製造,超過95%的製作材料都是天然有機。 由全職工作「裸辭」 重新思考自己去向 自從 Lisa 認識了發酵茶製作方法後不時自家製作,又會加入自己奇怪的口味想法,嘗試不同食材的配搭Lisa 就像一位飲品實驗家,家姐 Pat 就成為了她的「白老鼠」。 Lisa 笑着說:「當時雖然成日都整畀自己飲,但整整下發現...咦?點解愈飲愈快㗎呢?明明自己都冇飲咁多,原來家姐成日拎咗嚟飲﹗」 原來在初期 Lisa 還未非常喜歡發酵茶的口味,她接著說:「因為我嗰陣整完其實都唔...

【WHY NOT BOLD】港產靚PAT PAT﹗ 電臀舞團「港股」代表 — Kimberly專訪

https://youtu.be/sDJl4cYGXa4 老一輩經常話「 PAT 大好生養」,現今女生就話「 PAT 大難影相」,現代年輕人特別介意自己的身型,更希望像韓團女生一樣高挑纖瘦。相反,有人因為「 PAT 大好生養」一句說話,給予屁股滿滿的自信,開始了她用「屁股佂服宇宙」之旅,更「臀」聚愈來愈多靚 Pat Pat ,組成電臀舞團「港股」,她就是「港股」團長—Kimberly。 在接觸電臀舞( Twerking ) 之前,Kim 已經跳了多年 Hip Hop 街舞 Locking ,是一位帥氣活潑、型格搞鬼的街舞 Locker,而約在七、八年前接觸電臀舞,Kim可以說是一跳愛上。 「我覺得身體咁多個部位可以運用,偏偏電臀舞重點放喺我哋幾乎好少會Focus嘅 Pat Pat係好有趣。加上由細到大媽咪都話我 PatPat 大好生養,唔好嘥吖個身體係我嘅,而且我仲係啦啦隊競技運動員,好多Tricks都可以巧妙咁用喺電臀舞舞蹈編排入面,索性將身體用到盡﹗最後就變咗專攻電臀舞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港股 TwerKUSH(@gong2gu2)分享的貼文 衣著少布等於賣弄性感是常見誤解? 無論世界各地或者香港,於十多年前不少人對於比較小眾的電臀舞都存有各種誤解。其實電臀舞的起源來自非洲民族舞蹈,與現代電臀舞最接近的是西非象牙海岸部族舞蹈 Mapouka,Mapouka舞蹈動作是集中於臀部,以擺動臀部慶祝成人禮、生育、結婚等重要場合,是一種展示美態的舞蹈。後來大西洋奴隸貿易,Mapouka 等非洲民族舞蹈傳入美國、歐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等。 傳入美國等地之後後,由於電臀舞著重擺動臀部動作,經常被脫衣舞者、或是夜店舞者採用,加上跳電臀舞衣著較「少布」,令人大眾容易誤解電臀舞有性...

【WHY NOT BOLD】非.典型女主角 — 專訪 JW 王灝兒

你第一次認識的王灝兒,是怎樣的王灝兒? 是20歲時唱著 “Yes I belong to you” 的神秘女聲?還是那位矛盾一生的 JW?《聲夢傳奇》的歌唱導師?抑或是《欺詐劇團》中的卓欣欣? 「偶像」、「歌手」、「演員」,你認為哪個身份最適合形容你?她說,她是個 entertainer。這個字相當的中性,也相當謙虛。「我喜歡唱歌,唱歌時我在娛樂我的觀眾;演戲時我的表演也是為大眾提供一種娛樂。」 三年前,她上了彭秀慧的戲劇課,才發掘了自己的演戲靈魂。「唱歌是很獨立的一件事,但當我演戲時,可以與許多人一起無顧慮地交流,那是從未試過的有趣。」然而,她也深知這並不容易,「我好想找到一個機會成為演員。」然後,直到 2020 年,她轉投星夢娛樂,全因她大喊的一句:「我好想演戲!」 如果你有留意她上節目、做訪問,她的情緒很快「到位」,尤其說到自己的演員夢,她很容易便說到紅了眼。人人都說她真性情,甚至太真性情,這種毫無掩飾的性格完全不像是「吃這行飯」。當你以為簽入 TVB 後便能確保你的演員路,JW 坦白地說,從來沒有人向她保証過一定有戲可拍,「我 take 了一個很大、很大的 risk,然後告訴自己,okay I’ll try,I’ll put myself there,如果有(機會)就好了,沒有(機會)的話,at least I tried。」 JW年紀很小便當上了歌手,然而在演員生涯上,她卻算是一個 late comer,「但如果你問我,怕不怕太遲,我覺得如果現在我不去嘗試的話一定會後悔。」歌唱事業一直順利,你以為她會有一定的包袱。偏偏,她毫不介意出演的角色,「奸角才好玩!又或者飾演黑社會大佬,哈哈!」她勇於挑戰不同角色,她想做一些大眾不覺得她能做到的事。「無論你去到幾歲,都一定有適合的角色,並不是永遠都只要十幾二十歲的女演員,也許要...

【WHY NOT BOLD】印度面孔港女靈魂 — 港印文化KOL 新德莉莉

Let’s talk about Bold.  你會如何定義 “Bold” 這個字? 無畏懼的;自信而勇敢的;顯眼突出的;大膽、放肆、超越通常的界限;粗體的。 Bold 是個多義詞,正如每個人對 Bold 的理解都不一樣。 BBOLD,BE BOLD — 與其由我們來告訴你如何 Be Bold,不如交由你來定義。這一次,BBOLD邀請了六個背景迥異的女性,從她們自身的經歷出發,分享對 Bold 的想法。 最後一位是新德莉莉 New Dellily。 New Dellily 你唔接受你自己,其他人係一定唔會接受你。 這個女生有著兩個名字:在新德里的她叫 Pranali Gupta,在香港的她叫莉莉。作為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她的廣東話可能比印度語更流利。 擁有著異國的面孔,人們必定對你的文化背有一定的好奇心。尤其是印度 — 一個普遍香港人相對少認知和接觸的國度,「你家裡吃不吃咖哩?」、「你父母有沒有逼你結婚?」、「女生去印度是不是很危險?」與其說是歧視,更多的是未知的刻板印象;另一邊廂,當她回印度探親時,她在當地的親戚也同樣對香港好奇,莉莉面對這些問題時都充當著文化親善大使,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於是有朋友建議她,不如拍YouTube吧,成為一位真正的港印文化KOL,一切就從這裡開始。 莉莉經常笑,擺甫士時也忍不住笑,友善而開朗的她人緣應該很好。偏偏這個樂天的女生小時候因著膚色而覺得自卑。 家人為了讓她融入本地文化,堅持要她就就讀本地學校。當整間學校只有她一張外國臉孔,童言無忌,午飯時間總有人指著她的午餐盒大喊:好臭!又或者,視這個外表與眾不同的小女孩為異類。這也是意料之內。小莉莉試著在香港這個地方建立自己的圈子,開始跟同學吃一樣的午餐、一起扭「Yes卡」、觀察身邊同...

【WHY NOT BOLD】有種闖進綠野仙蹤 — 藝術系獨立歌手 Dorothy La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ApUk3Od0M Let’s talk about Bold.  你會如何定義 “Bold” 這個字? 無畏懼的;自信而勇敢的;顯眼突出的;大膽、放肆、超越通常的界限;粗體的。 Bold 是個多義詞,正如每個人對 Bold 的理解都不一樣。 BBOLD,BE BOLD — 與其由我們來告訴你如何 Be Bold,不如交由你來定義。這一次,BBOLD邀請了六個背景迥異的女性,從她們自身的經歷出發,分享對 Bold 的想法。 第五位是劉君冬 Dorothy Lau。 Dorothy Lau 我想要做到嘅target,我做完先至會離開 她是《綠野仙蹤》裡的真人版桃樂絲,六年前從OZ(奧茲國/澳洲)回到香港,為了一圓音樂夢。 Dorothy 作為藝術系學生,有一門獨有的美學。她喜歡Power dressing,oversize和 mismatch 的風格,她形容這種穿搭是她上戰場的盔甲,帶點反叛,又有點倔強的底蘊,跟她的個性如出一轍。她是美指、服指、MV導演,也是獨立音樂人。多重身分,全因她從不把自己困在同一崗位上,由幕前變做幕後再做幕前,可以做的,她都想去嘗試,桃樂絲也因而經歷了一段奇幻旅程。 她當初決定回港,也相當的決斷。由毅然辭在澳洲gallery的工作,把一切行李搬回香港,到在這裡慢慢找到自己的夥伴,明顯不是一個審慎的計劃。事實也證明,有時一股作氣未必就如電影橋段一樣必定能夠成功,她並沒有自此踏上平步青雲的音樂路,反而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助理美術的工作⋯⋯然而,也許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言:「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 二十歲與二十六歲的 Dor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