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CULTURE

你最近在看甚麼?2023書展推薦書單

普遍香港人都讀很多書。香港人普遍都不讀書。 這兩句話的確矛盾,但仔細一想又的確是事實。所謂事實,自然有根有據:香港全民閱讀調查2022 指出,約 70% 港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書刊,但未成年人士則少於 60% 有閱讀習慣。70% 這個數字看似不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有閱讀」並不代表「有閱讀習慣」。培養一個習慣,也許不止要 21 天,決心堅持下去才是最困難。 如果我說,你不必對「閱讀」這件事有興趣,反而可以先想一下你對甚麼「除閱讀以外的事情」感興趣?你喜歡烹飪,可以翻翻食譜、料理百科;喜歡旅遊,其實不止可以看某個地方的旅遊指南,也有一些介紹地方文化的書籍;假如你沒看文字的耐性,其實也有攝影集或漫畫⋯⋯並非只有厚重的文學名著才算是書,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書,有讀總比無讀強。書本只是一個媒介,帶你開啟該領域的大門。 適逢七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書展,這可能是個讓你重拾書本的契機。如果還是覺得無從入手的話,這邊有個推介書單,不妨看看今年的新書中有沒有其中一本能成為你的下一本?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Iris Marion Yong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之一,而《像女孩那樣丟球》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 這本書收錄了楊關於現代西方社會中女性身體經驗的各個層面的文章,介於學術論述與自傳敘事之間。在書中,楊引用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點,並從對女性主義理論中「性別」範疇的重新思考開始。她討論了與女性/陰性相關的各種經驗,包括隱私、家庭和空間,還深入探討了在女性主義理論中鮮少提及的主題,如乳房的經驗、月經在女性生命故事中的角色,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向田邦子的情書 ...

【WHY NOT BOLD】 痛苦中綻放的美麗 — 張蚊專訪

電影界有種職業叫美術指導,負責創造和設計電影的視覺風格、場景、佈景、服裝⋯⋯套用一句張蚊引述張叔平的一句話:「令戲院裏的觀眾嗅到戲裏的空氣」,大概就最適合形容美指的工作內容。 張蚊,行內都聽過她的大名。自十四歲就在片場打滾,五度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了不起的成就,然而這只是表面的她。另一面,她是個嚴重的脊椎側彎症患者,經歷過三次大手術、流過九公升血(人只有五公升血)、背上有道十八吋長的傷口,試過取出、再嵌入,現在她的脊椎一直鑲滿幾十口螺絲。 張蚊怕痛。 最怕的那種痛,是身邊人望著自己痛。 她唸Master’s of Fine Art那年,正是在研究 physical pain 與 mental pain 之間的連結。每次大手術過後,她都需要躺在床上休養數個月,頭一兩星期靠著嗎啡止痛,伴隨著的是一連串的夢和幻覺。其後數個月無法工作,無法動彈,全天候靠家人照顧,對這個熱愛工作的拼命三郎來說是一個創傷。眼見著家人為她的身體傷心難過,母親擔心得不斷掉髮,她又不忍又內疚。「為何要存在於世界上給別人帶來麻煩?」靈與肉的痛苦曾經讓她受盡折磨。 身為美術指導,她有自己一套對美學的執著,「我對於工作些很執著,開鏡前確保畫面上完美。」但對於身體上十八吋長的傷口,這個處女座的完美主藝者反而放得開,「現在的我就是我,沒有疤痕的人並不代表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 三條會痛的裙子 張蚊為自己的「痛」製成了三條裙子。 其中一條,是她結婚當晚的晚裝。臥病在床的她,連呼吸都覺得困難,枉論創作。但她反而藉著創作來治療、接受這種創傷。「做第二次大手術時,我要求醫生用醫療攝錄機拍下整個手術過程,」十三個半小時的手術,因技術問題只拍了頭六小時,但足已令她花了八個月時間才敢打開這段錄像,「就像要扒開自己的身體去探頭直視一樣。」她嘗試過把一小時的片段...

香港的六月有讓你驕傲嗎?

六月,驕傲同志月 (Pride Month),國際間都在響應著這個代表著大愛和自由的月份,各大品牌、大街小巷都四處飄揚象徵著性別平等的彩虹旗,漫天繽紛。 唯有香港顯得份外遜色。 LGBTQIAP+ LGBT的族群一直在發展,由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 (Bisexual)、跨性別者 (Transgender),以及非以上局限的酷兒 (Queer/ Questioning) 組成,後來擴展至雙性人 (Intersex)、無性戀者 (Asexual)、泛性戀者 (Pansexual),最的「+」則代表著不斷地持續增加的意思。 Pride Month 的歷史和起源在網上並不難找,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愈來愈多人得到相關資訊。而要數當中最具標誌性的活動,必然是 Pride Parade,讓性小眾於遊行中爭取他們權利及宣揚同志的理念和訊息,各國的遊行多數於六月至七月舉行,今年法國6月24日於巴黎,英國在 7 月 1 日於倫敦,美國於不同大省份分別進行,6月12在洛杉磯、6月25在舊金山、6月26紐約,加拿大溫哥華於8月5至6日有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台灣稍遲,要到十月尾。 反觀香港,往年11月也有發生,前幾年都因為疫情或環境因素而把遊行轉變成市集,再上網一搜,今年似乎主辦機構也仍在等待著舉辦的可能性。 的而且確,「理解」與「接受」是兩碼子事。 讓我們再看看各大品牌的表態。社交媒體理應最為迅速,也不太發現有換成「彩虹頭像」的單位。當然,不少人都認為換頭像這個舉動往往只是種商家的行銷手法,但這也無疑反映了一種立場的表述,以及品牌想要面向的群眾。 不妨舉個例子:Nike 為響應 Pride Month 所推出的 Be True 限定系列,香港是沒有的。 於美國版的Levi’s宣聲著他們年度為了L...

麥太,父親節快樂

說到一隻最土產的「港豬」,你我腦內大概都浮現著同一個名字 —《麥兜》幾乎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每當想起這個呆頭呆腦的小子,也一定會記起吳君如的聲音,和她所聲演的「麥太」。 大家都知道麥太,那個有點囉嗦有點兇巴巴的港式師奶,卻未必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叫「譚玉蓮」。 她也叫麥譚玉蓮 她年輕時是個「工廠妹」,閑時會在大笪地表演撩陰腿,也因此而邂逅了一個叫麥炳的男人。這個男人看起來有點落魄,滿臉鬚根,看起來總是心事重重,也不太懂得回應她的牢騷。譚玉蓮個性外向、話多、練得一身好武功,二人的個性迥異不同,她偏偏喜歡上這個寡言的男人,在他的人生低潮中一直守候他身邊,甘願一起捱窮過日子,二人甚至已去到談婚論嫁的階段,最後這個男人為了放不下的江山,把她一人遺在婚紗店,只留下一封信作訣別。然而當時已懷有麥兜的譚玉蓮,情人為了理想而離去,她的理想卻是把兒子養大成人。 單親家庭如何跟孩子交代缺席一方的事?這簡直是條一百萬的題目。 當麥兜問起爸爸,「個死佬,死咗喇!」譚玉蓮如是說。顯然這並不是個模範答案。終於,在電影《麥兜菠蘿油王子》中,麥太向兒子坦白了關於父親的故事 — 他本是一個亡國的王子,不甘下半生只作平凡人,為了尋找過去所失去的一切而離開了他們母子二人。 究竟麥炳的真正身份是不是王子?還是這只是一個負心漢的故事?抑或是麥太希望在兒子心中留下對父親美好的印象?電影從來沒有給予過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大概也只可以像麥兜一樣,相信著她所說的一切。 沒甚麼可給你 只有媽媽的溫柔 譚玉蓮也曾經望子成龍,兒子出生時希望他像梁潮偉和周潤發般帥氣,但後來只想他「好聰明,讀書好叻」,或者「讀書唔叻,工作叻」。這也是麥譚玉蓮的寫照 — 學歷不高的中年單親媽媽,靠著辛勤工作獨力照顧兒子,住在大角咀的一個舊式單位內。她為了頭家,自己主持了一個網上的烹任節...

持攝影機的女人:女性電影攝影師作品

電影攝影呼應了女性天生擅長的所有:同時處理多重任務的效率、同理心、將影像轉化為人類情感的能力。 Rachel Morrison 2018年,奧斯卡首次出現了影史首位獲得最佳攝影提名的女性攝影師,她叫Rachel Morrison。當然,我們並非要探討以上的特質是否女性攝影師獨有,這些理據本來就很主觀。但根據英國著名的電影產業學者 Stephen Fellows 的研究結果卻反映著一個客觀的事實:女性攝影師的身影於電影業中甚為罕見,直至2016年忽例仍不足10%。女性在電影業中的角色偏向服裝指導、美術相關又或是試鏡導演,反映著一個客觀的先決條件 — 「機械」與「體能」。 於刻版印象中,男性對操作機械的能力上較佳,除此以外,特殊角度攝影或燈光的處理,以及手持攝影機拍攝時,就能看出女性面臨身高或是體力不足的問題。 內地一個有名氣的女攝影師鄧璐曾在訪問中表示,自己一有空便會去健身,最長曾經一天內鍛練八小時。她曾為了完成一個長鏡頭,從凌晨五點起床一直拍到第二天凌晨一點,累得整個後背都在抽筋,終於喊cut的時候,她立即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女演員在片場也許會有優待,但換成女攝影師則不可同日而語了。 香港的第一位女攝影師叫蔡高比,她05年在徐克的電影《七劍》中攝影助理。在她以前,已經有數十年沒有出產過女性的攝影或燈光助理,可見普遍女性攝影師要克服的現實條件的確比男性攝影師多。受制於這些先天上的掣肘,女性攝影師於電影業便有著升遷較慢,甚至被忽視的殘酷事實,久而久之也愈少女性選擇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我不想刻意比較男或女攝影師,反而想檢視自己怎樣可以被選擇! 蔡高比 然而,女性攝影師是種被看見的需要。當攝影師充當著把導演想法可視化的一個角色,摄影也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女性獨特的觀點和細膩的情感洞察,有時能為以男性主導的攝影行業帶來...

Little Barbie.Barbie Bird.Barbie’s Marriage Story

電影 Barbie 宣佈開拍以後一度成為熱話,其中廣為人所關注的編導們 — 憑 Little Women 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的才女導演 Greta Gerwig 聯同伴侶 Noah Baumbach 共同執筆,令人對今次 Barbie 的改篇格外期待。 Greta Gerwig 和 Noah Baumbach 的電影中,女性角色通常擁有強烈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勇於探索她們的人生、建立自我價值和認同,並且將其與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結合在一起,當中經常呈現出對女性權利的關注,並探討女性在當今社會中的角色和挑戰。 “You Can Be Anything” 是 Mattel(創立Barbie的公司)2014 年起推出的品牌活動,旨在鼓勵和啟發女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潛力,並且相信「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既然一如 Mattel 當初所願—「每個孩子都能夠在 Barbie 中看到自己」Barbie 可以成為任何角色、任何人,是她、也是你和我。趁著電影版的 Barbie 仍對故事劇情守口如瓶,我們不妨天馬行空地想像一下,Greta Gerwig 和 Noah Baumbach 會如何運用 Barbie 自身的特質去說故事? Little Barbie (Little Women, 2019) Little Women 是一個關於四姊妹在成長掙扎浮沉間的故事。她們於 19 世紀的男性主導社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表達女性不需男性的支配或認可,而可以自主掌控自己人生。其中敍述了女性面對婚姻和家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讓觀眾看到當時社會上對女性的種種不公和壓迫。 女主角 Jo March 於電影中有一段作為 1860 年代女性的反抗宣言: 「女人有思想、有靈魂,不只有情感。她們有野心,有天賦,不只有美貌。我受夠了那些說愛情是女人唯一追求的人。...

Barbie的美麗哲學

真人版電影 Barbie 將於七月上映,隨著玩味甚濃 2023: A Barbie Odyssey 的預告片推出,坊間對情節走向也有著無窮猜測。 Barbie 的製片們向外間透露,這部電影將是一個關於講述 Barbie 作為一個現代女性的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故事,她將克服許多挑戰和障礙,並且發現她真正的自我和真正的夢想的故事⋯⋯聽起來非常的正面而有教育意義,與它的預告片恰恰相反。 你也許對 Barbie 「有點上年紀」這回事不會怎麼意外,但若然知道她今年已是個踏入64歲「花甲之年」的女士,或者你也難以把這個歲數和她的外表聯想在一起,而這個看似永遠停留在二十來歲的金髮美女卻無論於玩具、影視、甚至時裝界,都仍帶著強烈的存在感。 Barbie 年代進化史 Barbie 於1959年由美國 Mattel 推出,於美國紐約市玩具展首次亮相,當時 Barbie 的身材比例為1:3,身高11.5英寸,體態高挑而纖瘦,是一位金髮、藍眼、綠襯衫和身穿黑白橫間泳裝的模特兒(亦是 Margot Robbie 於預告中身穿的服裝)。多年來 Barbie 作為一個流行文化指標,她的外貌、身材、職業、文化等各個方面一直隨年代變遷而進化。 1960年代:Barbie 於這個時期的服裝風格反映了當時的流行趨勢,例如迷你裙、靴子、長直髮等。不少週邊產品也隨之而推出,包括家具、汽車、玩具馬等。而她也會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例如電視節目、音樂會、時裝秀等等,讓孩子們更好地體驗 Barbie 的生活和角色扮演。她同時扮演著不同的職業角色,例如空中小姐、太空人、摩托車手,展現了女性在當時社會中的多樣性和自主性。 1970年代:隨著 Mattel 推出了第一個非裸體的 Barbie,她由原有的形象開始繼續發展:頭髮變得更加豐盈而髮型更多...

瑰麗璀燦的女性主義 – 「百樣玲瓏 卡地亞與女性」

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 這是英國Edward VII Prince of Wales於1902年授予Cartier的稱號,作為英國皇室的指定珠寶商,Cartier至今一直保持著這個榮譽頭銜。Edward VII在位期間,極為熱愛Cartier的設計風格,據說他甚至曾經在一次巴黎旅行中花費了總額高達7萬英鎊(相當於現在的數百萬英鎊)購買了大量Cartier的珠寶和手錶。 Cartier最初主要以珠寶首飾的設計制作和銷售而著名,後來逐漸發展為以手錶、皮革制品和香水為主的品牌,以其優雅、奢華和高品質的形象而聞名於世界各地,更是歐洲王室與貴族的標誌性珠寶。在其長達幾個世紀的歷史中,其經典的設計和創新的想法使其成為了時尚業的標志性品牌之一。 百樣玲瓏 卡地亞與女性 歷經四年籌備,由2023年4月14日至8月14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同Cartier策劃「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展出約300件自十九世紀至今的卡地亞的珠寶、鐘錶、珍寶及文獻,彰顯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創造力和影響力,同時呈現中國藝術對卡地亞珠寶在設計風格、圖案、工藝與選材方面的啟發,以及中國美學對世界女性時尚潮流的影響,是首個以女性在Cartier發展史上的地位與影響的主題展覽。 珠寶從來都是女性展現自我風格、獨立自主和地位的重要標誌,而佩戴者又再為珠寶賦予生命,這種瑰麗璀燦的女性主義在每個時代都始終不變。今期BBOLD邀請了五位Cartier的擁有者,分享她們人生中第一件擁有的Cartier creation,以及她們與Cartier之間的小故事。 Nika, Account Director - 給爸爸的一種証明 問 你人生首件擁有的Cartier首飾? 答 爸爸送給我20歲的生日禮物 - 18K Love Circle Silver頸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