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Youtube
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keyword...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Youtube
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keyword...
Search
運動員
EXPLORATION
為了進步而追求的百二分努力 賽艇運動員梁瓊允專訪
Michelle Chan
要進步並不僅僅是做到百分之一百,而是要以百二分的用心投入其中。香港賽艇運動員梁瓊允(Jenny)在最近的「2024亞洲賽艇錦標賽」中,與隊友黃湘儀一起在女子雙人單槳艇項目中勇奪銅牌。比賽初期,幾支隊伍實力相當,但在最後關頭,Jenny和湘儀全力以赴,提高划槳頻率,最終成功拋離哈薩克隊,以第三名衝線。恭喜Jenny和湘儀! 在接受訪問時,Jenny提到:「我認為致勝的關鍵主要與我們的訓練有關。在比賽前,教練不僅訓練我們的有氧能力,還不斷提高我們的無氧能力。此外,與隊友之間的默契也非常重要,我們心有靈犀,知道彼此的想法。」 Jenny參賽項目雙人單槳艇同四人單槳艇,雖然已有同時報兩項的經驗,但因為主辦單位安排有調動,原本兩項分開不同日子,變成同日比賽更相隔只有一小時,她指:「這對我們體能挑戰很大,所以預賽當日模擬決賽安排,然後再修改策略。因所有隊伍初賽不相伯仲,所以如果有失誤,就有機會落失獎牌。」 成為香港職業賽艇運動員的日常 2024巴黎奧運的賽艇項目引起了許多香港人對賽艇運動的關注。因此,我們邀請了Jenny講述她是如何接觸賽艇的,以及她作為香港職業賽艇運動員的故事。 Jenny 中學已經熱愛各樣運動,好像排球、長跑同賽艇機等,因獲中學老師推薦2012年8月參加賽艇課程。初學時很快便愛上水上賽艇的速度感,後來開始和隊友夾艇,更愛上雙人艇一起艱苦訓練的感覺,與划單人艇感覺不同,感覺有隊友在背後支持,更加有動力。 作為香港賽艇運動員星期一至六都有2-3節訓練,他們經常會在不同城市訓練,所以要盡快適應天氣同環境。Jenny分享:「最記得一次由10-17°C的雲南轉場地到36至40°C的泰州,第一日要划16公里,溫度天氣截然不同,因天氣太熱,她和隊友難以發力,大家幾乎是用意志完成訓練。」 競速過程不只是一味鬥快 ...
EXPLORATION
從風浪中學習處世 駕馭無法預知的事 滑浪風帆香港代表馬君正訪問
Michelle Chan
有不少小朋友參加興趣班都是被家人安排好,然後自己去學,但這位小朋友的家人選擇陪伴子女一起從零開始學習運動。從小朋友7歲開始,他們就一直陪伴她直到現在,不斷努力下,這位「小朋友」夢想成真,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馬君正。 君正提到,其實她和家人都沒有特別的運動天賦,但有不斷學習和練習的恆心。正因為和家人一起學習和練習,他們更加理解君正的經歷和需求,一直以來都在陪伴和支持她! 奧運夢成真 難忘現場氣氛 奧運回歸兩個月多,對運動員來說仍然猶如夢一場。君正分享:「對我來說比較深刻,是踏入奧運場地時,聽到很多觀眾打氣的氣氛,因為風帆項目離賽區較遠,如果不坐快艇是無法親睹比賽,所以出海前的打氣聲很震撼。」同時為運動能凝聚到這麼多人而感到高興。 君正形容在滑浪風帆比賽項目中,選手們最大挑戰除了天氣、海況,還有賽制都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就像今屆英國選手 Emma Wilson 14 場比賽中贏得 8 場,由於她一直是首名出線,因賽制關係,在最後淘汰賽她不像其他選手在場地比賽過,君正解釋:「因為她是第一名的時候就不會熟習一次那個賽程,很可惜她最後還是已銅牌結束本屆奧運,這可能對她來說都會覺得很遺憾。」 因而不夠熟悉地形而最後摘銅,君正也為Wilson感到很可惜,她認同滑浪風帆比賽中的確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這是對運動員來說最大的挑戰。 而對於君正來說,雖然在外國比賽,但他們之前都做了很多的場地的考察,早五六年其實我們都不停在馬賽比賽適應得不錯的。今屆奧運賽事以一種帆板類型「iQFOiL」取代以往的RS:X級帆板,君正指其實往後都會專注iQFOiL的訓練。而隨著所有的器材變得輕身,也象徵了這項運動的進步。她認為滑浪風帆體能要求門檻算低,也適合女生挑戰。 與家人滑浪是堅持動力之一 君正最初是與家...
EXPLORATION
挑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 以團隊力量打破各自極限
Michelle Chan
今年The North Face 100 Ultra Trail Challenge 踏入十週年,特別推出全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令到100公里賽事有門檻更低嘅選擇,無論你有多少經驗都有機會組隊挑戰,同隊友合力完成長距離賽事。 今次更有現役香港女子越野跑代表林楚茹Harmony @haharmonyxd ,率領三位藝人運動員余曉彤Hidy @hidyyu、釗峰 @callstarcf、天欣@tinyanfung 挑戰呢䝾全新賽事。 這次越野跑新星林楚茹Harmony率領幾位藝人,也是她第二年參加 TNF 100,她指今年角色不同,相比實踐個人目標,帶領他人時就很不一樣,考慮因素更多。她提及:「當你和隊友一起時,會考慮到大家情況,無意中也在幫自己做預先準備的動作。與隊友跑步會思考更多,間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作為大家的精神支柱,隊員有任何疑問時都會放心 Harmony。 余曉彤 Hidy 之前在香港參加過4次100公里的賽事,雖然一直想參加TNF 100的賽事,但曾聽說路線很辛苦,知道可以四人接力信心便增加了。這次參加太久沒有練習跑山,與隊友訓練期間突然抽筋,雙腿也不聽話,她提及:「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會想放棄,例如抽筋就不繼續了,但當有隊友,你不想連累他們,有多份責任心堅持下去,也會想像隊友支持著你。」 雖然釗峰有越嘢跑的經驗,但100公里的賽事對他而言曾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全新接力形式讓門檻變低,可以與隊友商議策略、計劃、練習,將每個人放在適當的位置,發揮最大潛力。他提及:「以前過往成績是自己,團隊形式兼備責任更大,精神上與個人賽截然不同。 不能害怕,不能想著累,想像只要我快多一秒就能讓團隊更接近勝利,一起Face the North Face。」 第一次參加TNF100的100 公里賽事,天欣反而是抱著最輕...
WHY NOT BOLD?
有一種刻苦叫醒獅精神 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 郭氏女孩可可專訪
Michelle Chan
為了「有型」而選擇一個運動興趣,但原來「有型」背後不是這麼簡單,還要經歷漫長、刻苦、挑戰性、體能要求高又重重覆覆的練習,那你願會意為了「有型」去到幾盡?可能有些人不久後會選擇放棄,但這位女生卻面對再難再辛苦的練習,都要繼續練落去,一練就練了 16 年,她就是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 @kwokskungfu 的「郭氏女孩 @kwoksgirls」成員可可。 當初因為「有型」參加醒獅興趣班 ,由於運動天份不高,加上個子不高的嬌小身型,還有體力上的不足,好快發現幾乎個個功夫動作對她來說都是瓶頸,都要比別人更多心機時間練習才可以挑戰到。 究竟有咩驅使她在醒獅運動堅持十幾年? 可可指,她在接觸醒獅運動後,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因為醒獅運動很講求團隊合作,所以會有很多師兄弟,大家互相扶持,互相磨練,一齊捱一齊進步。有些人學得特別快,有些有需要十年練一劍,但大家都專注提升自己,合作時又會互相關心。 這種正面又和諧的氛圍,讓她不知不覺下與大家一起成長,在團隊的力量支持下堅持下來。 醒獅是我的一部分 一星期一次甚至到幾次醒獅練習形式,伴隨著可可讀書時期、大專時期,甚至投身社會,她依然堅持練習,醒獅與生活如影隨形。她提及:「如果要我形容醒獅對我的意義,我講不出醒獅對我來說是什麼,因為已經是我的一部份了,也是我的生活一部份了。」 她補充:「對我來說醒獅班好像可以治病一樣,就算我發燒回來,跳一場獅練習一下,然後就出一身汗,然後就好像會舒服很多。」有些人覺得上興趣班好辛苦,有些人覺得辛苦但享受和治癒。編輯認為重點就在你擁有的事物當中,你有多喜歡你的興趣,也證明醒獅在可可心中也佔有重要一席。 用兩個字講龍獅精神 提及到可可眼中的龍獅精神,如果用2個字象徵,她覺得是「捱苦」。她分享:「我們長期練習,不是停車場,就是天台、天橋底。就算...
PERSPECTIVE
力爭世界賽排名再戰珠峰 冰攀運動員龔子珊
Michelle Chan
今年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的搶包山決賽,龔子珊衛冕成功,繼 2022 年後再次奪冠再次取得包山后。對於最得佳續,她於受訪時分享,今年搶包山比賽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專門進行了一個月的針對訓練,而只是沿用她日常冰攀的訓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anet Kung 龔子珊 Ice Climbing Mountaineering Athlete(@janetkts)分享的貼文 冰攀運動是指用冰斧與冰鞋,在冰瀑、懸崖或木板上的攀爬活動。因為冰瀑或冰牆,經常都有懸空的狀態,所以比起攀石,更要求前臂的力量。 Janet 畢業於香港都會大學護理系,畢業後做全職護士,工作更是充滿挑戰,2023年她代表香港,到五個國家參加冰雪攀登世界賽(UIAA Ice Climbing World Cup)。去年10月她毅然辭掉全職護士工作,轉換成中介護士,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安排訓練。 放棄穩定收入的工作,選擇擁有彈性自由的時間,不知不覺又一年。可能有人會好奇,如何保持生活水平。對於收入的轉變,對 Janet 來說可以說是意料中事,即使是生活開支、儲蓄都比以前緊絀但她無悔。 她提及:「遇到機會係要珍惜,加上呢個係一個選擇,做呢個決定嘅時候已經會知唔易行。」努力籌經費同時,她自覺更重要是做好自己,保持最佳狀態,繼續力爭世界賽排名。 在追夢的路上,或許有人覺得她很傻,選擇在香港這個沒有雪山的地方煅練冰攀,就注定困難重重,自自然然欠缺練習的場地,只有部分攀岩訓練場,設有模仿冰的攀爬點, 提供她日常練習。但換個角度,她並沒有受到香港、自身資源限制,勇敢跳出舒適圈發展冰攀其實是非常有膽色,也讓人感到 Janet 是一個清楚知道自己現時、未來要甚麼的人。 大家可能知道她終極目標是挑戰珠峰冰攀,但她自知雖然身心狀態準...
PERSPECTIVE
【WHY NOT BOLD】由香港女足再挑戰健美 要相信自己就是傳奇 運動員郭靖雯 專訪
Michelle Chan
「喜歡一種興趣再辛苦也開心,即使是上班也享受過程。」由愛上女足到職業女足,甚至去到成為女子足球教練,香港足球和健美的運動員郭靖雯(Iris) 這樣說過。Iris 現時效力公民女子隊,自小因為兩位哥哥而接觸足球,直至小學五年級左右,當她第一次看到也有其他女生踢球,便發現她愈踢愈想繼續踢,她提及:「我自己也很想和她們一起踢,足球給我的感覺就是刺激以及速度很快,我自己因為從小就很喜歡運動,我覺得一群人一起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其實這個感覺是很好,所以這也是足球運動讓我快樂一個原因。」 在北韓踢女足賽的難忘事 對她來說最難忘的經歷就是2017年還是代表香港隊女子足球時,我們踢亞洲盃外圍賽地點是北韓。 而北韓一向不是一個熱門旅遊地點,對我們來說充滿神秘感:「入境時又會有很多不知未知數,但是後來發現當地人都很友善,接待也很好。」 Iris 提到:「剛好那一年北韓是第一次舉行馬拉松國際賽事,所以有香港人報名跑馬拉松,他們得悉香港女子足球隊準備在當地比賽,於是問我們足總會不會有機會可以進來看呢,最後他們真的自費買門票支持,大概有100個香港人。」 她笑着說:「當全個足球場都是北韓觀眾時,突然間你聽到幾句廣東話叫你加油,難種感動與親切的感覺很難忘。」又可以親身了解北韓當地文化,又可以累積新比賽經驗,更有如此暖心的支持,都讓她感覺很好。 面對傷患 再次落場踢都要勇氣 小時候左右腳做過十字韌帶手術後,特別第二次斷十字韌帶的時候,重新落場踢足球更需要勇氣和堅持才能繼續踢。負傷在身,再踢比賽可能要「就住就住」,但其實當你一全神貫注在比賽之中,你就進入另一個狀態,非常投入及專注。但隨著自己成長,我都會想繼續去堅持。 面對 Iris 的傷患家人自然會擔心,她提到:「媽媽就是當我每次受傷都會勸喻不要再踢,特別第二次的時候,她再度重覆勸我還是不要踢足球好了。不...
EXPLORATION
再難捱也要鬥堅持下去 羅映潮尹詩慧渣馬賽前分享
Michelle Chan
新一年體育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渣馬」)將於1月21日 (星期日) 舉行,分為全馬拉松、半馬拉松、10公里賽事、10公里輪椅賽及輪椅賽體驗組賽事。本年度渣馬路線以尖沙咀彌敦道為起點,途經窩打老道、連翔道、西九龍公路、昂船洲大橋、青馬大橋、汀九橋、西區海底隧道等等,最後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為終點。經過一年的準備與練習,相信各位跑手都已經整裝待發,對於今次賽事充滿期待,今次 BBOLD 邀請了香港長跑運動員羅映潮 (Virginia) 與尹詩慧 (Cici),於馬拉松賽前分享她的們長跑歷程與突破自己的秘訣。 跑步的初心 Virginia 最初是經學校老師推薦參賽學界越野,越跑越想自己進步,於是出去跟教練練習。不過跑步有時也不能對自己要求太高,讓壓力影響過程,失去跑步的樂趣。Virginia 於大專一年經期間就因為讀書、訓練方向問題,而導致生理心理受壓,出現荷爾蒙失調的問題,體重增重了 20 磅。 面對自己欠佳的狀態,她明白應該先正視自己的真正需要,她分享:「我冇逼自己繼續比賽,反而退一步用另一個方法享受跑步,希望可以重拾對跑步嘅熱情。兩年後覺得自己身心都準備好再比賽練習,於是就再回到賽場上繼續追逐時間。」 將跑步獲得的力量傳遞他人 Cici 除了是一位長跑運動員,跑齡已超過五年,她同時身兼瑜伽導師,有時候 Cici 會跟瑜伽班的學生分享她長跑的個人經歷。最讓 Cici 開心的是有學生被她的長跑熱誠感染,踏出第一步嘗試跑步,讓她感受到原來自己也可以將能量傳遞他人,帶動他人建立健康的跑步習慣。 相信當感受到當你愈投入一件事之中,身邊人也會感受得到。 跟自己的一場比賽 在接觸長跑前 Virginia 對好多事情都感到好奇新鮮,但又容易「三分鐘熱度」,欠缺耐性。自從展開長跑旅程,她明白好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慢慢培養到自...
EXPLORATION
Molly Carlson 懸崖高台「跳」出低潮 對抗進食障礙的勇氣之旅
Michelle Chan
如果有留意奧運項目,相信大家對10 米高台跳水運動也有一定了解。要踏上 10 米高台看下泳池,有不少人都會因為畏高而不敢挑戰。但有些人不但能在 10 米高台閃閃發亮,更有勇氣向難度挑戰,就是「20米高台跳水」或是「懸崖高台跳水」。懸崖跳水和10米平台跳水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懸崖高台跳水卻是一種「極限運動」,從空中 18 至 27 米的高度一躍而下,高度差異超過一倍,因此跳水技巧及安全性也會有不同考量。 既然是「極限運動」,當然具有一定危險性及風險, 從平台(離地 30 英尺)嚴重落水可能會造成傷害:瘀傷、肋骨斷裂和迷失方向,所以成為懸崖高台跳水運動員必須經過非常專業且嚴格的高台跳水訓練,並不是一項適合新手嘗試的極限運動,而大部分的懸崖高台跳水運動員其實都先經過專業的高台跳水訓練,而不少都是職業跳水運動員。 落水衝擊力接近車速一樣? 先從速度看差異,跳水運動員從 10 米高台以大約 30 公里時速入水,高台跳水運動員從 20 米高台處以大約時速 85 公里入水,已接近高速公路上行走的車速了,因此懸崖高台跳水運動員要承受撞擊水面的力量,是 10 米跳台跳水者的九倍。 面對如此極端的高度所造成的衝擊力,懸崖高台跳水運動員為了避免入水時受傷,需要先雙腳落地,以及必須協調腿部、腹股溝、核心部位的伸肌及腹肌。因為入水的衝擊力對於跳水運動員的手臂、肩膀和頸部來說太強大了,無法承受頭朝下的衝擊。入水前動作,要盡量「谷實」肌肉以減低自己受傷的機會。 從懸崖跳下時,如果以頭朝下的姿勢進入水面可能非常危險,因此不建議這樣做。 在懸崖高台比賽中,一般會有水肺潛水員在入水點附近待命,協助運動員入水前分辨入水位置,以及待跳水運動員入水後立刻支援。因為運動員身處 20 米高空,有機會難以分辨入水距離,這時候會示意水肺潛水員在水面潑起水花。 「R...
1
2
Page 1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