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里活

還女角們話語權 — 貝克德爾測驗

星期天下午,你賴在家裡無所事事,決定打電話給好朋友 Liz。 「我們去看電影吧!」你提議。 「哪一齣?」Liz 的聲音懶洋洋的,似乎也正悶的發慌。 「隨便吧,只是想打發一下時間。」 「那可不行,我看電影有三個特定的準則。」Liz 突然認真起來。 你以為她所說的無非是片種或演員之類的,結果她卻列出了三個奇怪的要求: (1)片中至少有兩位有名字的女性角色(2)她們必須與彼此交談(3)談話内容需與男性無關 聽畢,你立即想了一下最近上映的電影 — 《閃電俠》、《變形金剛》、《蜘蛛俠》、《狂野時速》⋯⋯這些傳統商業片以及英雄片似乎可以先排除在外,那麼《小魚仙》呢?人魚 Ariel 和邪惡海洋女巫 Ursula 的確是兩名女性角色,也應該會與彼此交談,但 Ariel 正正是為了Prince Eric 才決定在陸地生活;至於戰爭片《譯戰同盟》,你決定先不管一整隊美軍當中有沒有女角的可能性;港產片《命案》,三大男主角,還是一齣關於鳳姐被殺案的電影,還是先排除在外;英國獨立電影《日麗》?主要圍繞父女倆的旅行瑣事⋯⋯一時間,你發現原來符合要求的電影乍眼一看幾乎數不出任何一部!你的確被 Liz 提出的要求考起了。 沒錯,這三個電影的「準則」正是出自「貝克德爾測驗」(Bechdel Test),它是一個用於評估電影、書籍或其他作品中性別平等程度的指標。它最初由漫畫家 Alison Bechdel 於1985年她所創作的漫畫作品 Dykes to Watch Out For 中嘲諷電影中缺乏女性代表性的作品,進而演變成用以測試性別平等標準的簡短測驗。 當然,一部電影不能單靠單一測試來衡量其女性形象在電影中呈現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說貝克德爾測驗並不是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測試,你大概會在想,我們該有更好的衡量標準。但歷年來(直至今...